首页
关于
作品
动态
联系
×
首页
关于
作品
动态
联系
一种态度 . 中国地板博物馆
来源:
|
作者:
business-101
|
发布时间:
2021-03-17
|
1120
次浏览
|
分享到:
每次做设计都学着康问一句:“项目呀项目,你想成为啥?”,很显然项目是不会自己回答的。从一张白纸到最终的成果之间有无限的可能,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态度。而态度的产生往往是对某一因素的对抗性反应。
博物馆外景
博物馆中庭
中国地板博物馆是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一个改造项目。地板行业的先锋企业先“森林之星”为了推广地板的文化价值,经过和管理部门的申请后便有了地板博物馆的项目。原有建筑是一个非常平常的三层办公楼,一、二层进行改建,三层办公保留。建筑平面是两跨12开间,入口在二层。底层层高4.0米,二层3.4米,基础条件不是很好。
建筑原状
接触项目的时候,业主已经有了一个即将施工的方案。原设计在矩形平面中用一道弧线进行分割,形成一个单向而闭合的空间。弧线的导入非但没有让空间活跃,反而更加剧了和原有结构的冲突,同时也强制了参观者的活动方式。形式上的流畅和实质上的沉闷是给我的强烈印象。而与之对抗,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参观者拥有选择权进而忘却建筑的存在是设计的对抗性反应。
原方案
方案演变
平面
释放:获得自由第一步要做的是弱化原有框架的存在感。借助符合南浔地域文化的园林概念,通过抽象和提炼,将空间简化为纯粹的相对关系。最终的结果和园林中的构成一样,功能单元退到了建筑的次要位置,而相互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空间的主体。这种释放一方面解放的原有框架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解放了空间,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场所。在这个自由的空间内,建筑似乎就转变成了一种背景氛围,而其目的就是让展品成为真正的主角。
漫游:一个有选择性而非强迫性的动线是设计的目的,一个不均质的联系空间将实际的展室联系在一起。上下层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一个外加挑空二层的钢结构完成的,设计将这块空间放大为整个博物馆的中心。
相对:通过解析、渗透、叠加、对望等手段,将整个空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氛围的同时各个单元之间形成了相对关系。空间中的盒子存在解放了大空间的边界,让空间表现出了内外不明的自由度和开放性。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是连续但并不是均质的。
材料:空间的自由和丰富的动线决定了材料的节制和单一。地面采用水泥自流平,顶面以水泥压力板相对应,墙均为白色涂料,墙和地面的处理和槽钢过渡,强调墙体的空间独立性,以便更好得呈现展品。
建造:在局部打开二层楼面后,建造的重点就是外加的楼梯空间。这是整个建筑的高潮,也类似于园林中的中央庭院。所有的一切活动都以此为中心展开。中厅空间是以书架墙为表皮,以钢板为构造元素建造而成,连接上下的楼梯无疑是整个空间的焦点。
上一篇:
索达吉堪布 “我只是......
下一篇:
居然有这样一所中学,......
按钮文本